课本里的江博
TI YU
文物越千年 课本阅古今
体育
跟着课本逛江博
翻开书页,古今在墨香中流转
步入博物馆,文物是立体的课本注释
TA们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
跟随江博的脚步
开启体育课本与文物的跨时空对话
让课本里的知识跃然眼前
打开不一样的知识面!
01
生产军事中的体育
跟着课本逛江博
中国古代没有“体育”一词,但已经有了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在我国古代体育活动中,最基础的运动形式就是脱胎于生产实践和军事战斗技能的射箭、马术等。
展开剩余88%射 箭
射箭,是中国古代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源于远古人类进行狩猎和保卫自身安全的需要。在周朝,射箭作为“六艺”之一,形成射礼。射箭还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作用,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运动项目之一。
商·镂空宽翼青铜镞
文物赏析
这组青铜镞出土于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商人使用弓箭用于远程射击。新干大墓共出土青铜箭镞115件,可分为宽翼、窄翼、短翼三种类型,出土时排列整齐,表面残留有箭杆和漆皮痕迹。图中这种宽翼且镂空的铜镞非常少见,极具本土特色。
骑 马
骑术,泛指“骑马的技术”,也称“马术”,古时又称为“御”,与“射艺”一样,为周朝“六艺”之一。骑术包括赛马、马戏等,最初为了狩猎,后来引用到军事上,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发展为一种体育活动。
唐·带鞍陶马
文物赏析
这件唐代的带鞍陶马,右前蹄抬起,后腿稍屈,造型生动,富有力量。马鞍刻画清晰,作为骑乘工具,能在战争中便于骑兵操控马匹,提升作战能力;在马术运动中,分散骑手对马背的压力,更易驾驭马匹,保障运动顺利进行。
02
娱乐竞技中的体育
跟着课本逛江博
我国古代体育活动兼具竞技性与娱乐性,既追求技能技巧与体能素质的比拼,也注重参与过程的乐趣、观赏体验,典型如投壶、蹴鞠、马球、捶丸等。
投 壶
投壶,也称射壶,是由游戏者轮流站在离壶一定距离的地方用手把箭投向壶中并计算得分的竞赛游戏。最早由先秦时期的射礼演变而来,汉代及以后的投壶淡化了礼制色彩,逐渐成为一项娱乐活动,是古代投掷运动之一。
西汉·青釉投壶
文物赏析
这件西汉的投壶为陶质,圆球状壶身,细长颈,高圈足,圈足略外撇,壶身施青釉,肩部和腹部刻数道弦纹。
捶 丸
捶丸是古代的一种高雅消闲活动,由唐代的步打球演变而来,宋金元时期流行,类似现代高尔夫球,以杖击球入穴,讲究礼仪、技巧与风雅。
宋·吉州窑褐彩螺旋纹捶丸
文物赏析
这件捶丸是实心球体,大小相仿,采用褐彩装饰,全器绘制螺旋图案,可在运动过程中增强旋转的视觉效果。
《明宣宗行乐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宗行乐图》描绘了明宣宗便服帽檐在御园观赏、参与各种体育竞技表演的场面。上图为明宣宗进行捶丸运动。
03
益智博弈中的体育
跟着课本逛江博
以棋戏为代表的益智博弈类活动,是指将智力谋划与体育竞技规则相结合的活动形式。棋戏涵盖围棋、象棋、六博棋、双陆棋等具体类型,其以策略对抗为核心,是“智力体育”的典型形态。
象 棋
一道楚河汉界,一场精彩对决。象棋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宋代十分盛行。“马走日,象走田,炮打接山,老将不出城,小卒不返乡”。象棋不仅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还蕴含丰富的军事智慧与人生哲理。
左:宋·象棋范、象棋模、象棋花模
右:宋·象棋子
文物赏析
这组象棋文物由象棋模、象棋范、象棋花模和象棋子组成,均出土于宋代景德镇湖田窑。象棋子为圆饼形,涵盖“将、士、象、车、马、砲(炮)、卒”等7个兵种。
围 棋
围棋作为最古老的益智游戏,下法精妙,棋子黑白相错,讲究步步为营的招式。围棋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是才子佳人自我修养和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技能。
宋·吉州窑釉下褐彩梅竹纹围棋罐
文物赏析
这件来自吉州窑的围棋罐,采用釉下褐彩工艺,整体呈鼓形,口沿及胫部绘若干弦纹,罐身绘梅竹纹,梅花、竹叶团线条流畅,质朴生动。
行棋落子见风雅
清·桐阴对弈仕女图绢本轴
文物赏析
这幅清代的桐阴对弈仕女图展现了趣味盎然的生活场景:高大的梧桐树下,翠竹挺立,临风窗前,仕女四人,全神贯注于棋盘之上。对弈的二人,一人托腮而若有深思,一人从棋罐持棋欲出,精妙一步即将上演。
跟着课本逛江博
在语文笔墨中触摸文字的温度
在物理原理中学习古器的巧思
在音乐旋律中唤起千年的回响
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古人的活力
系列寻知之旅迎来尾声
但课本与文物的故事未完待续
属于你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我们在博物馆里等你来!
发布于:北京市爱配投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